音頻解讀 | 我市發布《南充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
?
????一、編制依據
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四川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南充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過程
2023年4月,市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編制完成《南充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于2023年4月3日—10日征求各縣(市、區)地質災害指揮部、市級相關部門意見,共征集到5條意見,均予以采納,2023年4月19日《南充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經市政府同意后印發。
三、主要內容
《南充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由總則、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預防監測和預警機制、突發地質災害報告、應急響應、后期處置、應急保障、預案管理與更新、責任與獎懲、附則、附件等11個部分構成,主要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快速響應和有效應對突發地質災害,促進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科學、規范、有序進行,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依據《南充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工作規則》,南充市人民政府成立南充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市應急委統籌協調下,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處置工作。
(三)預防監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設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和專業監測網絡,配備專職監測人員和專業監測設備,逐步完善“群專結合”“人技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體系,形成覆蓋全市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網絡。
(四)預警機制和響應。根據氣象和地質環境因素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大小程度,對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相關區域進行預警。預警級別從低到高分別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預警信息發布后,預警區域內的當地政府要依照預案要求和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定,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員和該區域內的群眾,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四)突發地質災害報告。遵循“有災必報、歸口管理、及時報告”的原則,突發地質災害災險情事件發生后,事發地應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在事發后快速報告所在縣(市、區)地質災害指揮機構辦公室和南充市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并根據處置進展續報。
(五)應急響應。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響應由高到低分為四級:I級、Ⅱ級、Ⅲ級、Ⅳ級。特大型地質災害災險情對應I級應急響應,大型地質災害災險情對應Ⅱ級應急響應,中型地質災害災險情對應Ⅲ級應急響應,小型地質災害災險情對應Ⅳ級應急響應。Ⅰ、Ⅱ級應急響應,由市地質災害指揮部提出并報省地質災害指揮機構,由省地質災害指揮機構根據情況決定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Ⅲ級應急響應由事發地縣(市、區)報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市地質災害指揮部報經市應急委同意后啟動。Ⅳ級應急響應由事發地縣(市、區)黨委政府啟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國政府網
四川省政府網站
市(州)政府網站
市級部門網站(頻道)
主辦:南充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承辦:南充市電子政務服務中心
網站標識碼:5113000012
|
蜀ICP備05029665號
|
川公網安備51130202000205號
互聯網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電話:0817-2666032
互聯網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郵箱:ncsdzzwfwzx@163.com